Vin尋

关于原生家庭——书摘及一些胡说八道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很流行。每当聊起有关父母和成长的话题,我想很多家庭不那么完美的朋友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诉说,最后的结论总是落在都是因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才变成今天这样。所以今天的书摘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截然相反的思路,来自阿德勒的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是:你的不幸,其实你自己选的。是不是看着马上有一万字想反驳他?为了让语气显得和缓些并把话说得严谨些,我稍微tone down一下,变成:你不能选择原生家庭(客观事物)对你影响,但你能积极选择被它影响一阵子还是一辈子,选择要不要作出改变。


    事先声明,我并不完全接受这个思路,但我选择接受一部分,来作为对主流论调——即原生家庭决定论的平衡。毕竟每当论调变得绝对,就必然有偏颇与极端。大家也可以选择参考一下。


【书籍信息】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作者: 岸见一郎 / 古贺史健

译者: 渠海霞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以一位青年与一位哲人的对谈为形式。青年希望挑战哲人的权威,证明哲人所拥护的阿德勒的心理学是错误的,而哲人则对青年的质疑一一作出回应。它的第一部分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青年首先举出他朋友的一个例子,说朋友因为父母不和,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欺辱而留下心理创伤,从此自我封闭,长期闭门不出。青年得出的结论是一组因果关系:因为过去不好的经历,所以朋友自我封闭。哲人却指出,这个结论其实陷入了“决定论”,即认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而阿德勒的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他说:

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的。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我认为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

也就是说,你的朋友是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青年表示无法接受,因为我们通常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心理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而阿德勒的心理学否认这一点,他认为决定成败/幸与不幸的并不是这个经历本身,而是我们如何去看待这段经历。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于是青年质问,你这样难道是在否认人的情感吗?难道我们的情感,那些痛苦、悲伤、愤怒都不是被某些外物影响产生的,而是我们主观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才制造出来的吗?哲人说不然,任何人都有情感,我所否认的仅仅是人是受情感支配以及人是受过去支配这一观点。

青年:您是说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

哲人:正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让时针倒转。如果你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束缚之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青年:就是啊!正因为过去无法改变,生命才如此痛苦啊!

哲人:还不仅仅是痛苦。如果过去决定一切而过去又无法改变的话,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也将会束手无策。结果会如何呢?那就可能会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厌弃的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之中。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你认同这种价值观吗?

青年:这一点我也不想认同。尽管不愿意认同,但过去的力量的确很强大啊!

哲人:我们要考虑人的潜能。假若人是可以改变的存在,那么基于原因论的价值观也就不可能产生了,目的论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了。

青年:总而言之,您的主张还是以“人是可以改变的”为前提的吧?

哲人:当然。否定我们人类的自由意志、把人看作机器一样的存在,这是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


    论述来到了我们的不幸到底是谁决定的这部分。青年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有人贫穷有人富有,有人家庭和睦有人家庭恶毒。我们关注我们生来“被给予了什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被给予了不幸,那么我们的不幸不就是原生环境决定的吗?然而,哲人并不承认天生的不幸(需要说明一下,这一段他没能完全说服我,我还是感觉他有点精神胜利法,不过我先接着说)。他的观点是:

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比如现在你感觉不到幸福。有时还会觉得活得很痛苦,甚至想要变成别人。但是,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哲人认为人的行动都是趋利的,正是认为这个行动对自己有利,人才会去做。我们之所以在某个人生阶段选择了“不幸”,既不是因为我们生来不幸,也不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我们认为选择不幸,对当下的自己是有利的。


    我们和青年同时拍桌子跳起身,你TM在逗我?我还能觉得不幸是有利的从而自己选择不幸?哲人表示,对的哦亲,你之所以选择不幸,是因为这样选择意味着不用作出改变,你可以继续维持你的生活,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大概就是stay in your comfort zone。而要是你不想选择不幸,就意味着你得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来作出改变。然而,人们常常都不具备作出改变的勇气——这就引出了这本书的主题:勇气。


    首先,哲人继续强调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尽管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在我们已经有能力去决定自己如何生活之后,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不再是过去经历的责任了。到底要选择随波逐流,还是选择走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这取决于我们现在的选择。

当然,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时代,有什么样的父母,这一切都不是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你也许会有不满,也许会对别人的出身心生羡慕。

但是,事情不可以仅止于此。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你了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这样的话,接下来的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无论是继续选择与之前一样的生活方式还是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都在于你自己。

    

    青年说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我们想自己选择要怎么生活,就能马上怎么生活了吗?人哪能是这样说变就变的?哲人说,能的哦亲,如果你觉得不能,不是无法改变,而是你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尽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你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即使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

另一方面,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在等着自己。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这其实就是要stay in还是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的问题了:

青年:您是说想要改变但又害怕改变?

哲人: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是选择了后者。

青年:……现在您又用了“勇气”这个词啊。

哲人:是的,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好了,最后来总结一下:


    我们一般认为我们很多的不幸都是由原生环境造成的,比如贫穷的家庭条件、比如不好的父母等等,也就是我们认同原生环境决定论。为此,我们在后来的人生里,一旦遭遇什么不幸,都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复盘到都怪我的原生家庭中去,典型例子有:我之所以不相信爱情,是因为我父母婚姻不睦。


    阿德勒的心理学反其道而行之,他明确否定这样的决定论,而主张目的论,即:是我们有了某些目的,比如为了给自己无法/懒得经营好感情来找借口,才把父母婚姻不睦搬出来。哲人在本书的后面有一个反问:如果你说父母婚姻不睦可能会导致经营不好爱情,请问是所有父母婚姻不睦的人都没有好爱情吗?反过来说,请问是所有父母婚姻和谐的人,都有好的爱情吗?显然不是的,有没有好爱情取决于很多原因,也许是你正好遇到的人,也许是天时地利人和,也许是你自己主观想或不想经营好。这么一味说原生家庭导致你没有好爱情,只是个借口。


    于是阿德勒的心理学进而表示,我们的不幸,其实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尽管我们无法选择先天条件与过去经历,但我们能选择怎么看待它们:我们是把它当作未来绊脚石、加诸于未来人生中的负担,还是把它当作虽然不愉快但并不会影响我们未来的、已经过去了的事。这个选择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而如果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幸,那不是我们没得选,而是我们不敢选。


    Stay in your comfort zone & blame your family /your past是比较简单的、不需要冒险的事;而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life & bear the consequences却需要很大的勇气。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没有这样的勇气,下不了这样的决心,才选择了不幸。

评论(91)
热度(898)
  1. 共76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