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这个采访我太推荐了:BV19A411n7GU ,戴老师说话点到即止,但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值得细品。许多关于女性与社会、女性与消费主义、粉丝文化、女性创作的话题都被谈到了,非常推荐大家去看看,我下面摘几段:


近年来的网络生态越来越恶化,它还很快地把真问题淹没,变成一种绝对的对立的或者说高度极端化的这样一种情感的对峙。


女性意识的提升,恐怕也就跟整个网络文化在中国能够显影出来的问题一样。它对于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来说——相对年轻的、大中型城市的、受教育程度足够高的、有消费力的——消费力越强声音越大,就这个群体来说,我觉得某种性别意识的自觉的提升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原本资本就不是性别本质主义者,我不认为自由和权力是能用钱可以买到的。我会对因为消费力购买力的提升所获得的在文化市场上的谈判资格这件事有质疑。


阶级的话题好像完全无法被讲述。尽管大家都知道阶级分化和阶层固化是今天世界最大的问题,然后种族的议题(与各种打出来可能会被Lof屏掉的议题纠缠在一起)……结果非常奇怪的是,性别的议题硕果仅存……为什么……其中的一个思考路径就是,新技术革命在它的顶层结构当中,使得性别分工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分工,所以性别议题也就最早出现了松动……性别议题经常是独立,但把独立的议题孤立起来去讨论会走偏……其实你不打开它,你看不到,你看不远。


今天互联网的同人文化、粉丝文化创造了一种非常丰富的互文性,如果我们能把在粉丝同人或同人文化中获得的这种互文的视野应用于经典文本的话,每个文本都能被重新打开,我们可以获得一种重新认识历史和进入历史的可能。


我一直期待女性能够创造,能在自己的群体经验、历史经验当中创造出一些不一样的视点和标准。


评论(6)
热度(276)
  1. 共16人收藏了此图片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