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517不再恐同日:分享几本启发过我思考的书

主要关于LGBTQ的历史轨迹,时代的进步、探索与新问题的出现,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性别平权的思考,还有几本关注同志人生际遇、社会风气、探讨伦理的小说。

1. 《掩饰:同性恋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作者:[美]吉野贤治
译者:朱静姝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我认识的同性恋都不再争论矫正和冒充的问题了——我们会直截了当地反对矫正,也会在不替别人出柜的前提下反对冒充。然而,对于掩饰的问题,我们仍然会争吵不休——在以同性恋身份出柜之后,人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向主流社会靠拢?同性恋者应该“举止像个异性恋一样”,还是应该悦纳自己的非典型性别?我们应该小心对待我们的同性欲望,还是应该“招摇过市”?」

「我们从矫正过渡到冒充,再走向掩饰。随着我们进入掩饰阶段,同性恋者离完全平等也越来越近了。然而在此过程中,同性恋者对同化的态度却变得更加地摇摆不定。虽然大部分的同性恋者都在努力抵抗矫正和冒充,但很多人却欣然掩饰。他们并不觉得掩饰——甚至是被迫掩饰——会对人格造成伤害。然而,我们不应该对强制性的同化掉以轻心。毕竟,凭什么同性恋者就必须掩饰自己呢……掩饰的要求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它直指不平等的心脏地带——它让一类人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就是比其他人更高级。当异性恋要求同性恋掩饰时,他们是在要求我们变得渺小,要求我们放弃异性恋所拥有的权利,最终放弃平等。」

null


2. 《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译者: 王兰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请不要误会,女性主义否定的是“男性性”,而不是个体的“男性存在”。如果被分类为“男性”的人们,“希求得到完整的肯定”——这个希求对每一个人都是极正当的——那么,就像为“得到完整的肯定”而与厌女症斗争的女人一样,男人也必须与自己的厌女症格斗。」

「另外,关于男同性恋者,有个问题是,他们被视为“不是男人”、“女人一样的男人”,一直被女性化,那么,男同性恋者就可以说是克服了厌女症的男人吗?其实,“变得不是男人”,并不等于“成为同性恋”。同性恋的男性是否克服了厌女症,我不知道,不过,赛吉维亚指出,女性主义者对同性恋运动的理解,基于两种错误的前提,“一种是,同性恋者与所有女性可以超越时代地‘自然地’共同斗争,两者的厉害关系在本质上能够达成一致;另一种前提是,男性同性恋者为厌女症的化身,是厌女症的人格化表现,也是厌女症的结果,甚至是厌女症的首要原因。”……在我看来,这两种极端的看法,可能都有几分正确,也都有几分错误。」

null


3.《牛津通识读本:性存在》
作者: (英)韦罗妮克·莫捷
译者: 刘露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8月

「性是一个文化客体。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不同,不能单单被认为是生物因素上的区别,而是要更多地借助“性别”的概念来理解,而性别这一概念又蕴含了各种不同的社会赋予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含义。同样,性也不是一种纯自然的、生物的、无差别的经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时代对于性经验的理解千差万别。性的概念由社会和政治力量所塑造,又与围绕阶级、种族,特别是性别的权力关系紧密相连。实际上,本书就是要阐明:性、性别和性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对于性存在的文化理解,是基于不同时期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标准范式,即男人和女人“得体”的行为方式而形成的。」

「在性存在的生物模型下,同性恋者不再被视作罪人或罪犯,而是被视作不正常的人,需要进行治疗。虽然埃利斯等一些性学家认为同性恋是与生俱来的现象而非疾病,但大部分的性学家都将这种“边缘”的性存在视作一个问题加以研究。他们还在探究如何用心理治疗、化学手段和包括阉割在内的手术“纠正”他们所谓的病理现象。《美国精神病协会诊断和数据手册》一直将同性恋正式列为一种精神疾病,这一定义被用到1973年;而世界卫生组织则将这一定义一直用到1992年。后来同性恋维权团体和持不同意见的精神病专家均提出,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同性恋本身,而是在于对同性恋的仇视,英国、俄罗斯和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由此分别于1994年、1999年和2001年类似地废止了将同性恋者视为精神疾病患者。」

null


4. 《断代》
作者: 郭强生
出版社: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6月

「这个世界到今天只走到了青春健美的男孩们高呼同志无罪,没有人可以告诉他们接下来该怎样面对老与丑、病与残。我们走在他们前面,理应留下一些可以称之为生命经验的东西,但是连我都自觉除了二十岁的心动三十岁的心痛之外我什么都没有,四十岁的我跟那些孩子们一样幼稚无知。我也只不过是个凡夫俗众,没有那个大智慧去悟出怎样才能超脱既有的人类经验,认识真正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

「别问我为什么男女就是非得有别。也别奇怪为什么只要有了合法的婚姻登记,此人便有了合法的非人行径,殴妻虐子,沦娼陷赌,都是他(她)的家务事。世人对关起门后的一家人多么地尊重容忍,却对游荡在外的我们无论如何难以放心,没事便来敲门刺探。即使如此,多少人仍就这样默默画了押。对你们来说那就是出口,对我而言,那只是把捕来的流浪动物,从货运卡车赶进了动物园。反倒更羡慕古人那些私奔的故事。再也没有明媒正娶的希望了,管它什么门当户对、伦理道德,面对封建二字的高匾理直气壮拔下掷弃在地。」

null


5. 《孽子》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11月

「在我们这个王国里,我们没有尊卑、没有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强弱。我们共同有的,是一具具让欲望焚炼得痛不可当的躯体,一颗颗寂寞得发疯发狂的心。这一颗颗寂寞得疯狂的心,到了午夜,如同一群冲破了牢笼的猛兽,张牙舞爪,开始四处狺狺地猎狩起来。在那团昏红的月亮引照下,我们如同一群梦游症的患者,一个踏着一个影子,开始狂热地追逐,绕着那莲花池,无休无止,轮回下去,追逐我们那个巨大无比充满了爱与欲的梦魔……那些故事的主角,都是若干年前,脱离了我们的国籍,到外面去闯江湖的英雄好汉。有的早已失踪,音讯俱杳。有的夭折,墓上都爬满了野草。可是也有的,却在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后,一个又深又黑的夜里,突然会出现在莲花池畔,重返我们黑暗的王国,围着池子急切焦灼地轮回着,好像在寻找自己许多年前失去了的那个灵魂似的。」

「去吧,阿青,你也要开始飞了。这是你们血里头带来的,你们这群在这个岛上生长的野娃娃,你们的血里头就带着这股野劲儿,就好像这个岛上的台风地震一般。你们是一群失去了窝巢的青春鸟。如同一群越洋过海的海燕,只有拼命往前飞,最后飞到哪里,你们自己也不知道——”」

null



6. 《白蛇》
作者:严歌苓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9月

「这时刻,前舞蹈家是真正爱珊珊的。她把她当徐群山那个虚幻来爱,她亦把她当珊珊这个实体来爱。她怕珊珊像徐群山那样猝然离去,同样怕珊珊照此永久地存在于她的生活中。况且,不爱珊珊她去爱谁?珊珊是照进她生活的唯一一束太阳,充满灰尘,但毕竟有真实的暖意。 」

「“你讲到‘留下来’。”我强调。 他懂得我的强调。他懂我在强调什么:没被挑明的,无法说穿的。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无非有两个基本动机:活下去,留下来。吃为了自身活下去,性为了自身的延续留下来。而亚当的第二个动机并不同于一般人,他这类人的恋爱和色欲与传宗接代的动机并没有关系。就是说,他们的爱与性不是功利的,没有那个繁衍自身的基本目的。   “是的,从七八年前,我母亲去世后,我开始感到恐惧。什么是我留下的再作为我留下去?没错,人做什么,都是在实现永生。生儿育女是永生的一个形式,这个形式没我们的份儿……” 」

null

评论(7)
热度(797)
  1. 共160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