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看过的书|《在轮下》


黑塞较早期的作品,不是他的成熟之作,但可能正因为这种简单,让我读起来特别有共鸣,而且我想从应试教育体系走出来的同学们读这本书也会有切身感受。同时这本书也充满了即使奋争却找不到出路的悲观情绪,易致emo,建议大家找个风和日丽的时间段再看。

 

小说主人公汉斯是个“小镇做题家”。他出身普通,但有天赋,且勤奋过人,因此被寄予厚望。他的父亲平庸市侩,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认为只要汉斯能入读神学院并顺利毕业,就能成为一名牧师,能够带着家庭实现阶层跨越。汉斯的少年时期就像只困在轮圈不停奔跑的仓鼠,他总是“顶着一张熬夜的脸,一双眼圈乌青、疲惫无神的双眼,像是背后有人驱赶着似的”,竭尽所能地学习。他长期与疲惫、瞌睡和头痛抗争,常常濒临绝望、几近崩溃,放弃了许多他喜爱的事物(如与大自然接触和钓鱼),偶尔也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终于他成功考进了神学院,却发现“上岸”不是解脱,“上岸”是再次坠入疲于奔命的学习循环,连短暂的放松和欣喜都与负罪感相伴相随。

 

本来他可以在神学院像过去那样继续当个全力以赴的学霸和“卷王”,他却遇见了自由叛逆的诗人海尔纳,被这个与他截然不同的自由灵魂深深吸引:“汉斯所了解的忧愁和愿望,在他身上根本不存在。他有他自己的一套思想和言论,他活得更热情、更自由,他忍受着奇怪的痛苦,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鄙视。他懂得欣赏古老的圆柱和城墙之美,掌握着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灵魂的神秘绝技,活在自己用幻想打造出来的、看似生机勃勃的世界里。他灵动、任性、放荡不羁,一天讲的笑话比汉斯一年的都要多。他很忧郁,而且似乎非常享受自己的这种哀伤,仿佛它是一种陌生的、不同寻常的、值得玩味的东西。”与海尔纳建立友谊既把汉斯从灵魂的牢笼中解放了出来,让他首次有意识地批判反省泯灭人性的教育环境以及至今为止他的人生目标;却也把他拽离了既定的“成功轨道”,使他成为老师眼中的堕落者。最终海尔纳决定退学,从此销声匿迹。

 

总之随着海尔纳的离去,汉斯也因再无法重新回到“正轨”而跟着退学。他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 “那么多的辛劳、努力和汗水,牺牲了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多的骄傲和志气,还有充满希望的美梦……所有一切都是白费力气,都只是为了现在比别的同学晚一步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小学徒,也成为所有人的笑柄!”他尝试脚踏实地去当一名钳工学徒,尽力去融入,和工人们一起卖力工作、然后饮酒作乐,讲些俗气的笑话和故事。但他的精神世界就是与众不同,他还是无法自欺欺人,无法随波逐流,最后只剩毁灭一途。其实海尔纳的结局也意味深长:“在继续干了一些天才的恶作剧、误入了一些歧途之后,这个热情洋溢的少年终于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并在其严厉的管教下,长成了一个正直、健壮的男子汉,如果不能算是英雄的话”。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关于天才灵魂与庸碌俗世的不兼容,以及功利且冷漠的教育制度如何将磨灭个性,让学生们最终变成整齐且质量上乘的机器零件。要是汉斯没有偏离轨道,他很大机会能成为这些零件的一份子,成为受人尊敬的牧师,实现阶层跨越,然后继续在疲惫却也偶有满足感的状态下过完一生——其实这对大部分普通人而言这未尝不是很好的结局。就像海尔纳,在尝到生活的艰辛后,最终也融入了生活的大潮,虽不再是傲慢锋利的天才,但还是保持了身心的健康。而神学院的教育体系,无疑是漠视个性,甚至漠视个体生命的。比如那个最初溺水的、过去从未获得老师关注的同学,书中这么写道:“老师们看待一个死去的学生的眼光,总是会不同于看活着的学生吧。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会有片刻深信每一个生命和每一份青春的价值,深信它们无法挽回,而这正是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疏忽、犯错的地方。”然而和作者一起站在批判立场之前,我又不禁想到这套制度毕竟给予了一些人跨越阶层的机会,如果不能算公平的话,至少也算是以对个性一定程度的规训以换取一定程度的资源。

 

最后,汉斯和海尔纳的感情真的很好嗑,上次看到这么好嗑的少年情谊还是在《烛烬》里~


评论
热度(31)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