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书摘及一些胡说八道

《怀旧的未来》

作者:[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译者:杨德友


导言:忌讳怀旧吗? 

第五章 反思型怀旧:虚拟现实与集体记忆

怀旧本身具有某种乌托邦的维度,只不过不再是指向未来。有时候,怀旧也不是指向过去,而是指向侧面。怀旧者感到被窒息在时间和空间的常规界限之中。

不知为何,进步并没有医治好怀旧情感,反而使之趋于多发。同样,全球化激发出对于地方性事物的更强烈的依恋。与我们迷恋于网络空间和虚拟地球村现状对应的,是程度不亚于此的全球流行病般的怀旧;这是对于某种具有集体记忆的共同体的渴求,在一个被分割成片的世界中对于延续性的向往。在一个生活节奏和历史变迁节奏加速的时代里,怀旧不可避免地就会以某种防卫机制的面目再现。

修复型的怀旧强调返乡,尝试超历史地重建失去的家园。反思型的怀旧多限于怀想本身,推迟返乡——有惆怅、嘲讽和绝望之感。修复型的怀旧自视并非怀旧,而是真实与传统。反思型的怀旧关注人类怀想和归属的模糊含义,不避讳现代性的种种矛盾。修复型的怀旧维护绝对的真实,而反思型的怀旧对它提出疑问。

修复型的怀旧倾向于集体的图景象征和口头文化。反思型的怀旧更倾向于个人的叙事,这样的叙事品味细节和纪念性的标记,永远延缓还乡本身。如果说修复型的怀旧最终是重建家园和故乡的徽章和礼仪,以求征服时间和以空间展现时间;反思型的怀旧则珍惜记忆的碎块,并且以时间来展现空间。修复型的怀旧对待自身极为严肃。而反思型的怀旧则可能是讽喻的和幽默的。它揭示出怀想和批判性思维不是相互对立的,因为感人的记忆不会令人脱离同情、判断和批判性反思。


*(请注意,以下我又开始学渣的胡说八道了)


《怀旧的未来》是我曾经一门课的书目,如大家所见,这对一个学渣来说非常复杂。我本来看的是英文版,看了半天没明白说的是什么玩意,于是找来了中文版,然而还是没有很懂说的是什么玩意……


之所以突然翻出这本书,是因为我最近不是在读《米格尔街》嘛,我不是说它有种西班牙港版的《城南旧事》的感觉嘛,我目前看了三分之二,觉得这两本书确实可以对照阅读的。


于是我又突发奇想,不知能不能以反思型怀旧去理解《城南旧事》?“一个人在废墟上徘徊,试图在脑海里重构那逝去的时光,再现旧物、人、观念或习惯的形象。“英子敘述的城南其实像场幻梦,理想化,她所描写的童年,是记忆中的、美化了的童年,却很可能并非真实的童年。距离产生美。虽然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一些人物悲惨的命运,但总体来说,英子的旧城南是美的,是诗情画意的想象。反观《米格尔街》好像就不那么侧重“怀”,他就是在展示这个“奇葩朵朵”的贫民窟(学毕飞宇老师的说法哈哈哈),每朵奇葩都兴高采烈地生存着,大家都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一切奇葩的事发生在这里,都彷佛变得不那么奇葩。普通人的人生,就像我昨天的诗摘,“不废江河万古流”。



然后我刚去看了两本书的时代背景,《城南旧事》发生“在台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米格尔街》“是关于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的米格尔街上普通居民的故事”,咦,感觉情况变得更复杂了,分析无能,学渣决定闭嘴哈哈哈哈哈~(瘫)

评论(10)
热度(72)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