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书摘

《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


作者:吴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观看”的文化与公共领域的转型:一种理论构建

“再现”与“仿真”:文字与图像在技术潜力上的差别

文字在表达意义时无法掩盖自己作为符号编码,而不是现实本身的特性。人们在阅读时自然将文字的叙述与具体的现实区分开来,将其当作存储特定经验和信息的工具,并与文字的描述保持一定的距离。文字所能表达的,只是一种有待证实的叙事(narrative),在理论上是可以被其他叙事所推翻的,而读者也对这种可能性抱有自然的期待态度,从来不认为文字能够将现实分毫不差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利用语言来描述现象,不可避免要采用有历史和文化局限性的符号体系和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文字对现实的再现总是反映了文化本身的视野和视角,是人类思维在一定阶段所达到的能力与限度的一种投射。

这种与文字的“间离感”是人类反思能力的基础……文字的发明使人类知识和记忆的时—空延伸成为可能,而启蒙运动对除人类理性以外任何权威的颠覆使“反思”成为现代社会的奠基思想。文字明确制造了阅读时的“间离”效果,因此是人类反思能力的媒介基础,而启蒙运动为反思提供了思想动因。

……

图像作为符号表达意义,依靠的是与它所代表的事物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相似性……罗兰·巴尔特指出,即便是最忠实于现实主义原则的绘画,也无法避免和掩盖作者对形象的加工和“处理”。这种“处理”并不是来自于所临摹的现实本身,而是来自于创作者的美学理念和文化取向。而摄影,尤其是以记录为主旨的新闻摄影,似乎抹去了“原件”(现实)和“复制品”(照片)在技术上的差异。照片不再是“再现”现实的符号,而变成了现实一个瞬间的精确记录。因此,摄影可以被当作“未经编码的信息”。(Barthes,1977, p.17)能指与所指之间的距离缩小到几乎为零,图像与它所代表的现实存在合二为一了。

在西方19世纪对摄影的讨论中,摄影首先被当作科学的奇迹而不是艺术创作的手段。许多人将摄影的“写实”和“工具性”与艺术的“创造”和“超越性”对立起来,认为照片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我们更加“准确”、“科学”地认识外部世界,发现人类的肉眼难以发现的“真实”,记录人类的记忆难以长期储存的“自然”和“历史”。而艺术所推崇的反思、超越与改变现实的功能被放到一边。

……

认为摄影是“天然”的,不需经过任何解读的透明语言,当然是一种神话。正如罗兰·巴尔特所说,照片的表意机制既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人工任意决定的,而是历史的,或称文化的共识所致。(Barthes,1977, p.27)……但是,直观的影像与抽象的文字相比,更容易掩盖自身的编码功能。当影像技术逐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占支配地位的传媒技术时,社会大众果真如伊尼斯所说,对“占支配地位的技术形态及其力量”视而不见。如果说文字鼓励解读,鼓励读者与所描述的情景保持距离,保留怀疑的空间,影像则鼓励感受,鼓励将自身投入到影像所创造的“真实的幻象”中去。而人们对影像这一特点了解的缺失,商业社会推销文化对此的利用和推波助澜,更加强化了视觉符号对人类感觉,甚至是潜意识的操纵。

……

受商业体制控制的主流电影工业,从来没有放弃在制造“惊心动魄”的奇观、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方面的努力,似乎影像的“真实”性,或者比真实还真实的冲击力,是生产电影这种产品的唯一目的。观众被告知走进电影院应该去寻找这些奇观,应该为它们欢呼雀跃……至于这些影像与“真实”之间的关系,正如波德里亚所说,它们早已超越“复制”,进入了“仿真”(simulation)阶段。“仿真”意味着根本不存在影像之外的真实,对影像的制造完全不依赖影像之外的原型。(Baudrillard,1983)“仿真”的目的不是帮助观众借影像的中介功能来了解被遮蔽的现实,而是利用技术创造出绝对不存在的幻觉和对这种幻觉绝对真实的生理反应。

……

“仿真”使符号失去了符号的功能,因为它不再指代符号以外存在的、不断变化的实在世界。人类通过反思来改变现状的行为也失去了意义,因为如果我们把进步、幸福理解为身体神经终端的感受和光影对视网膜的刺激,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为人类制造出想象中的和无法想象的各种幸福状态,并引发完全真实,甚至比真实还要美好的感受。公共领域就从人们最基本的主体状态中开始转型。人们不再需要承担公民的义务,通过公共讨论达成共识并促成政治行为来改变社会,人们只要集体地等待、观看并积极参与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消费,相信大众传媒公共领域向我们提供的“仿真”的进步奇观比我们任何人的努力都更加唾手可得和完美无缺。


*文字的“间离性”这点引发了我很多思考,我打了几百字,后来还是感觉我的逻辑有漏洞,所以全删掉了,有机会再好好整理。以及,这段书摘一口气串联了我关于media studies的好几个知识点,有意思有意思~

评论(11)
热度(32)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