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书摘与一些胡说八道:兴趣与对立

*其实关于同人创作,同人社群,粉丝文化,我一直都在思考,也一直有很多问题想不通,借此机会抛砖引玉聊聊,就等着大家的集体智慧来给我这个脑袋一团乱麻的学渣指点迷津了~


    昨天看一篇关于同人创作的文献提到了AO3,不由得感慨这个平台的格局和胸襟。一个平台能够明确提出:


    - 致力于保存粉丝文化

    - 保护粉丝创作免受商业剥削

    - 尊重任何性别与性相

    - 把自身定位为女性为主的创作与交流社群



    首先,提出保存粉丝文化这点我特别欣赏,因为之前看郑熙青老师的文章里提到中文网络的女性粉丝圈再边缘化和不可见化。女性粉丝文化既在蓬勃发展,也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消失。这段话一直让我对自己所拥抱的同人创作和社群有种危机感和责任感,我会思考这些带给我们感动和共鸣的创作要怎么被妥善保存下来。



    另外就是保护创作者不被当成韭菜,同时强调尊重和包容兴趣,这是多么浪漫而有爱的平台氛围,可以说是我所向往的同人社群的理想境界。


    反观国内平台,要么是明晃晃地追求流量,把创作者及其作品作为引流的手段(这也是我一直不喜欢lof热度榜单的原因,好好的创作交流常要因为热度引出各种嫉恨与争吵);要么就明确提出要排除掉一些兴趣——这在我看来其实也是在合法化一种对立。


    继而我便开始思考为什么国内的粉丝氛围如此强调对立。有的人会很习惯把与自己兴趣相左的兴趣称为“对家”。我自己其实挺不喜欢这个词:一来它将事物的一切复杂性多面性乃至基本事实简化为一个空洞的标签,唯一用处大概就是喊出来显得响亮;二来我不明白为什么兴趣不同等于对立。


   如果A君喜欢篮球,B君喜欢足球,AB君是对立的吗?如果C君喜欢吃番茄炒蛋,D君喜欢吃黄瓜炒蛋,E君喜欢吃番茄黄瓜炒蛋,CDE君是互为对家吗?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来到粉丝(包括同人创作)的语境,喜欢的东西不同,就等于对立呢?


    我从另一篇文献(《饭圈女孩的流量战争:数据劳动、情感消费与新自由主义》童祁) 找到一部分答案。这里讲的是饭圈女孩的数据劳动,提到引发焦虑和营造一种战争似的对立状态,能够刺激粉丝制造更多的数据,因此鼓励兴趣对立其实是一种刺激流量的策略,或者说“阴谋”。

    但这还是没有完全解决我的疑问,毕竟虽然我在前面说国内的同人创作平台往往存在热度竞争/互动竞争,受欢迎的创作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粉丝社群的主流确实可以压制边缘,因此某种党同伐异的风气的确存在。然而我也不能以恶意揣度所有粉丝,不可能大家对立都是为了争话语权。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兴趣对立意识又是从何而来呢?

    每个人兴趣不同,有不同的偏好和雷点,这很正常。我之前摘的那篇Framing Fan Fiction 里就有提到大家是怎么通过header、tag等方式去“避雷”。作者通过这些方法去给读者一些提示,让读者去判断这篇文章适不适合自己阅读。这是个很健康和平的方式。只要预警清晰,没有人会说这个与我兴趣相左的东西是我的敌人,它最好不要存在。(关于预警不清晰的场合,这本书里提到了《五十度灰》的一些争议,有读者认为作者没有适当地define这里面的性压迫,而是把它包装为一个浪漫的自愿的爱情故事)。


    所以为什么在我们这,兴趣不同就等于对立,“对家”就得被打倒不应存在,这个我依然没有很合适的答案。


    最后,分享一下之前看到戴锦华老师的一番话:

null


评论(34)
热度(328)
  1. 共2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