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书摘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周逵


郜艳敏(代序二)


郜艳敏希望能够留下,但在同样贫穷封闭的家乡,摆在她面前的命运,也许比作为一个被拐女终老他乡更加灰暗。因此无奈的父母能劝她的只有两个字:认命。

个体命运的无力只能通过荒诞的自我建设完成救赎。而对宏大社会问题的探讨却会被暴力阻挠。要知道,在郜艳敏之前和之后,存在无数被拐妇女的个人与家庭悲剧。

 ……

对于郜艳敏的个体命运来说,过于宏大的叙事,遥不可及,追究人贩子的责任也过于久远,几成天方夜谭。或许一份正式的教师工作对她来说是生活下去最好的慰藉。

当时改变郜艳敏命运的恰恰是那些由于母亲逃跑的留守儿童,包括她二姐家的孩子,她觉得这些孩子是无辜的。她也知道如果这个地方不改变,世世代代也都会重复买媳妇的命运。所以才同意留下来做代课教师。这也可以让她摆脱“被拐女”这个梦魇般的标签,在一个痛苦的地方艰难地重生。

 ……

每个震撼人心的社会事件事实上真的很难有同一个目标和出口,捍卫法律的人看到整体,创作者和共情者看到细微,都没有错,因为它复杂,层次与面向丰富。所以它难,残忍又荒诞,还自圆其说。


*最后一段我深以为然。宏大叙事与个体经历,前者有关体制、秩序、社会和发展,后者有关个人具体的际遇、人生抉择、平凡人的苦痛与欢愉,这两个方面都值得关注,但很难调和一致。我曾在学渣笔记发过一篇《关于阶层断裂与个体经历的几本书》,班门弄斧地列了几本以前读过的书,正好可以与今天刚开始读的这本呼应。这本书其实是新闻工作者、媒体人们的讲稿,里面不仅有关于非虚构写作——如何做出一篇报导/写一个故事的方法论,更有作为媒体人的有温度、有担当、有热忱、有思考的经验分享,当中提及的不少重要事件我都有印象,那些从个体命运观照宏大历史背景、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特稿使我感动与震撼。这本书我今天刚开始读就开始卖安利了,因为它让我今晨在通勤路上热泪盈眶。


评论(2)
热度(13)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