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书摘—— 比较阅读

文学是什么?


《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辅导及习题精解》

作者:敖旭鹏,王璐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从发生学层面看,人类的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延续的基础,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并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马克思将人的生活活动概括为两大基本层次: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文学活动基本上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特征。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这就是文学的文化含义。

二、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是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这就是文学的审美含义。

三、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应当指出,文学诚然是一种审美一表现活动,但实际上无法与社会的文化过程分离开。

四、文学与非文学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并不简单地在于审美属性及语言形式,而主要在于:

第一,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

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

第三,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一个整体

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文学的含义往往在具体的文学活动中发生演变,尤其是把通常的非文学移位成新的文学。文学的含义总在演变中,需要历史地、具体地对待。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

作者:[美]乔纳森·卡勒

译者:李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第二章 文学是什么?这个问题重要吗?

文学是什么?你也许会认为这是文学理论的中心问题,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重要。

这是为什么呢?看来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既然理论本身把哲学、语言学、历史学、政治理论、心理分析等各方面的思想融合在一起,那儿理论家们为什么还要劳神看他们解读的文本究竟是不是文学的呢?如今对于搞文学研究的学生和教师来说有那么多的批评项目和课题可读可写。比如“20世纪早期的妇女形象”,在这个题目之下,你既可以研读文学作品,又可以接触非文学作品。你可以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又可以钻研弗洛伊德的病案史,或者二者都读,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也没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不同。这倒不是说各种文本都差不多。可以说,由于不同原因,有些文本内涵更丰富、更有影响力、更具有典范作用、更具有可争辩性,或者更具有支配性。但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还是可以同时研读的,并且研读方法也是相似的。


历史上的变迁

于是我们不想再去推敲这个问题了,干脆下结论说: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权威们认定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

当然,这样的结论是绝对不会令人满意的。它只是调换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不去问“什么是文学”,而用“是什么让我们(或者其他社会)把一些东西界定为文学的”这个问题取而代之。

……你怎样识别一棵杂草呢?嗨,其实这诀窍就是没有诀窍。杂草就是花园的主人不希望长在自己园里的植物……文学也许就像杂草一样。但这个回答并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它只是把问题变成了“在我们的文化层面上要把一些东西看作文学会涉及什么?”


将文本视为文学

假设我们从一本说明小册子上选出一句话,或者从一份菜谱、一则广告、一张报纸上选出一句话,把它孤立地写在纸上:

用力搅拌,然后放置五分钟。

这是文学吗?我把它从一份菜谱的实用语境中摘录下来,能不能使它成为文学呢?也许能。但事实上很难看出我这么做真的能使它变成文学。好像还缺点儿什么,这句话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让你研究的信息。要使它成为文学,你大概得想出一个题目来,它和这一行文字的关系应该能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能调动起想象力,比如“秘密”或者“怜悯的性质”。

……

关于文学,这类思维实验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首先,它们说明当语言脱离了其他语境,超越了其他目的时,它就可以被解读成文学(当然它必须具备一些特殊条件使它能够对这种解读做出回应)。如果文学是一种脱离了语境,脱离了其他功能和目的的语言,那么它本身就构成了语境,这种语境能够促使或者引发独特的关注。例如,读者不需要假定某段言语是让他们做某些事,他们会主动注意到潜在的复杂性,并寻求隐含的意义。描述“文学”就是要分析读者处理这样的文本时所要用到的一系列假定和解读步骤。


一点疑惑

从一方面说,“文学”不仅仅是一个让我们把语言填进去的框架。因为即使把每句话都按照诗的风格摆在纸上,也并不能说明它们都可以成为文学。不过,从另一方面说,文学也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因为许多文学作品并不炫耀它们与其他类型语言的不同。它们起到了一种特殊的作用,是因为它们得到了特殊的关注。

于是我们便有了一个复杂的结构,我们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视角,它们有相互重叠之处,有交叉重合之点,但看来并不能被综合起来。我们可以把文学作品理解成为具有某种属性或者某种特点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把文学看作程式的产物,或者某种关注的结果。哪一种视角也无法成功地把另一种全部包含进去。所以你必须在二者之间不断地变换自己的位置。我介绍五点理论家们关于文学本质所做的论述。对每一点论述,你都可以从一种视角开始,但最终还要为另一种视角留出余地。


文学的本质

1. 文学是语言的“突出”

2. 文学是语言的综合

3. 文学是虚构

4. 文学是审美对象

5. 文学是互文性的或者自反性的建构

......从前面的五种情况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的另一点就是每一个被认定的文学的重要特点都不是界定特征,因为在其他类型的语言运用中也可以发现同样的特征。

评论(2)
热度(42)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