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书摘

《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作者:戴锦华

 

绪论 文化地图及其他

 

“格调”还是阶级

 

如果说,在“后工业”社会,“冉·阿让式的犯罪”(为了生存,为了一块面包)已成为古远的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弗洛伊德意义上的疯狂,那么90年代的中国却原画复现式地充满着巴尔扎克时代酷烈而赤裸的欲望场景。尽管消费主义的狂潮席卷并改写了中国城乡的价值观念及日常生活(在此,姑且不论此间所包含的巨大的破坏与灾难性因素),但正是消费方式与消费“内容”,成为中国社会日渐急剧的阶级分化的外在指征;服装品牌、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不仅成为现代社会所谓不同趣味的标识,而且成了阶级身份的象征。试看,一本名曰《格调》的译著,在1999年间风行中国大都市的图书市场——更为有趣的是,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Class/阶级。而此书的作者,似乎在前言中声称要嘲弄美国社会无名的阶级现象,但事实上,此书却成了地地道道的辨识、确认或伪装自己阶级身份的指南读物。

……

定位于中产积极的大众文化,与其说是在小心翼翼地满足这中产阶级的需求,不如说是在谆谆教诲、规范着一个未来的中产阶级群体。说得直白些,90年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其自我定位的社会功能之一,便是为”下一个世纪的中国“,呼唤和构造着中产阶级社群。

……


在全球化的今日,我们将如何解决哪怕仅仅是支撑50%的中国中产阶级式生活的能源,我们将如何解决他们必将制造出的现代垃圾,以保持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而下之的问题是,谁将成为未来的“中产阶级“?无法跻身于这一群体的人们……不值得付出些许关注?


评论
热度(26)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