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书摘

《牛津通识读本:文学理论入门》


作者:[美]乔纳森·卡勒

译者:李平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第八章 身份、认同和主体

再现还是创造?

话语是再现了已经存在的身份呢,还是创造了身份?......福柯把“同性恋”作为一种身份,这种身份是由19世纪的话语实践发明的。美国批评家南希·阿姆斯特朗认为18世纪的小说和行为指南手册创造了“现代人”,这个人首先是女人。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个现代人的身份和价值都是从感情和个人品质中生成的,而不是由他/她在社会等级体制中的位置决定的。这是一种通过爱而获得的身份,以家庭而不是社会为中心。这种观点现在大为流行——真正的自我正是通过爱,通过你与家人、与朋友的关系形成的,但这个观点在18、19世纪刚刚出现时只是指妇女的身份而言的,到了后来扩展到了男人。阿姆斯特朗认为这个概念是通过小说和别的捍卫情感和个人价值的话语得以发展和拓宽的。如今,这个关于身份的概念通过电影、电视和各种话语得以延续。这些电影、电视和话语的设计和情节都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群体身份

认同在群体身份的形成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对于历史上处于被压制或者被排斥的群体来说,许多故事激励他们与一个目标群体认同,并且通过向他们说明他们是谁,或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使他们成为一个群体。这个领域中的理论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身份不同概念的必需性和在政治上的用途:如果要成为一个群体,是否一定要有一种基本的东西,凡是这个群体的成员都要具备?或者,关于女人是什么,男人是什么,黑人是什么,同性恋是什么的说明是否具有压制和限制的性质?是否可以对此提出异议?这种争论常被曲解为关于“本质主义”的争吵:身份是先天给定的,是起点,还是身份永远在形成过程中,在不能确定的联盟或对抗中逐渐发展(一个被压迫的民族在反对压迫中得到身份)?


普遍的结构

不论是根据路易·阿尔都塞的观点,我们认为一个人因为占据了某个位置,或扮演了某种角色而被作为一个从“文化上质疑”或颂扬的主体;或者根据心理分析的观点,我们强调“镜像阶段”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中,主体在一个形象中错误地认定了自己,由此形成了身份;还是根据斯图尔特·霍尔的观点,我们把身份界定为“我们为那些界定我们的和我们自觉以此为界定的不同方式取的名称,是关于过去的叙述”;或者像研究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自主性一样,我们强调一个分裂的主体是在矛盾的话语和矛盾的需求的碰撞中建构的;或者根据朱迪思·巴特勒的观点,我们把异性恋的身份看作是建立在压制同性恋欲望的基础上的,我们从所有这些当中找到了类似共同原理的东西。身份形成的过程不仅突出一些区别,忽略一些区别,而且它还将一种内在的区别,或者说分歧,映射成个人与群体间的区别。比如我们说“要做一个男人”就是要拒绝所有“脂粉气”或柔弱气质,并且认为这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区别。这里,个体内在的区别被否认了,而树立的是群体之间的区别。各个领域的研究似乎都在探讨主体是如何通过不可避免,也无法为之辩解的统一和身份的假设形成的。从全局看,这可能具有重大意义,但也由此产生了个人被赋予的身份或角色与不同事件和他们生活中的假设之间的距离。

评论
热度(2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