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2022年四、五月|看过的书

*进入六月了,手指关节也好转了些,让我缓缓补回这两个月的读后感⋯⋯


1.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

作者: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译者:肖海生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2-01


16位女性作家的访谈,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她们的自主性。在阅读之前,我无可避免地预先设想我将读到所谓的女性困境,比如来自传统家庭角色的拖累,或者文学创作大环境对女性写作的抑止,或者作者们自身气质与性格带来的设限等等。看了书之后,我意识到自己最初还是带着很强烈的刻板印象去看待女性作家,而她们每个人,尽管家庭、出身、观念、性向、观点皆不相同,但几乎没有一个掉进我的刻板印象中,她们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自主性:对生活的自主,对创作的自主。她们大部分很自律,对自己的工作(创作)充满热情,有的谦虚温和,有的清高自傲。她们在访谈中自我审视,亦点评其他作家。


她们有的对自己作为女性作家这个身份怀着某种责任感,认为自己需要通过写作讲出符合自己性别的故事,打造女性自己的传统,建立女性的文学世界(埃莱娜·费兰特);有的则对以性别划分身份不以为然,觉得男性和女性都有聪慧的、愚蠢的,而“人性的邪恶在两种性别中的分配几乎是均等的”(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她们有阶层差异:写出《走出非洲》的伊萨克·迪内森出身贵族家庭,谈吐间有种优越的优雅;让我印象很深刻的珍妮特·温特森生长在一个没有厕所的房子里,是工人阶级出身,她强调教育对自己人生自主的决定性影响;十分实际的多萝西·帕克把钱挂在嘴边,说自己大部分作品的灵感来源是需要钱,羡慕有着舒服安逸生活的作家,一面厌恶富人,一面想做个有钱人,但说起好莱坞这样的名利场又仍敬而远之。


总之其实这16个作家里我看过作品的不多,大部分作家我都没听说过,但看她们的访谈,能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独立自主、知性智慧的女性的魅力。



评论(3)
热度(53)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