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尋

看过的书|《西线无战事》


 “本书既不是控诉也不是自白。我只是试着描写被战争毁掉的一代人——即使他们躲过了炮弹。”


之前看到Netflix的电影版要上了,就想着先把书看完再去看电影。作为一本反战小说,它简洁有力、冷峻悲凉,让人看完既震撼又唏嘘。


故事写了一群十八九岁的德国年轻人受他们老师的鼓动去参加了战争,然后在不曾想象到的残酷炮火中恐惧、麻木、迷失自我,在极短的时间内世界观崩塌、失去希望,直到逐一死亡:


“我们已不再年少。我们不再想征服世界。我们是逃兵。我们既逃避自己,又逃避生活。我们才十八岁,刚开始热爱世界,热爱生活,却不得不对一切开炮。第一颗榴弹,第一次袭击射向了我们的心脏。我们与行动、追求和进步断绝了关系。我们再不相信这一切:我们只相信战争。”


“我们像被遗弃的孩子,像老道的年长者。粗暴、悲伤、浅薄——我想,我们迷失了。”


“我感到震惊,那不可名状的活力,那称之为生命的东西,竟以这般样貌做出了适应。其余的全部表现都处于冬眠之中。生命仅仅是持续的窥伺,以应对死亡的威胁——把我们变成思考的动物,好把一种叫本能的武器交给我们——把麻木不仁安插在我们身上,好叫那在我们清醒时、能有意识地思想时袭击我们的恐怖,不致粉碎我们。”


作者从一群渺小的前线士兵的角度去反思并质问战争的意义,揭露出那些冠冕堂皇的宏大叙事如何大手一挥就将无数个体拂进战场,让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生命被枪炮、刺刀和毒气摧毁。他用士兵们的谈话和反思来表现个体命运如何被决策颠覆:


“我方几乎全是普通人。法国战场上也绝大多数是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那么,一个法国的钳工或鞋匠,为什么一定要攻打我们……没人问过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就像没人问我们。”


“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们,你们跟我们一样是可怜虫?你们的母亲和我们的母亲一样为我们担惊受怕。我们同样惧怕死亡。我们有同样的死,同样的痛。”


“一道命令就能让这些沉默的身影变为我们的敌人,或变为我们的朋友。某张桌子上放着一份我们无从知晓的某人签署的文件。”


本书的很多场景都确实很有电影画面感。作者对节奏和氛围的把握很精准:他写在猛烈的炮火与毒气袭击下,士兵们不得不跳进棺材躲避,节奏急促、场面惊险,展示出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写中弹的马在夜幕下哀嚎,凄楚可怖,充满压抑感;写休假归来的主角重返战场,在无边的黑暗中趴在弹坑里,被恐惧的想象攫住;写年轻的士兵们半夜去偷肥鹅来烤,在空袭嘈杂的背景声下,围坐在破库房看着温暖的火苗和滴落的鹅油,突然感到片刻的安宁和慈爱……


电影我还没看,不知有没有把书中这些场景都表现出来,但我在看书的时候,几乎每一幕我脑里都有画面,光线、色彩、声音、动作,都被描写得精准而清晰。


*看完电影更新,观后感在这 

评论(1)
热度(53)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Vin尋 | Powered by LOFTER